榮獲FIATA國際複式運送聯盟二度認證有感             涂鄂良

 

眾所週知,FIATA乃聯合國(UN)全球非政府機構(NGO)的最大貨物運輸的諮詢單位,並與國際商會(ICC)、國際貿易組織(WTO)、世界海關組織(WCO)等共同商議擬訂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的相關運輸條款,並在全球150個國家有會員公司超過四萬家,從業人員超過1000萬人。我會(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商業同業公會)自1988年即為會員並於1997年首次取得FIATA僅有的三個亞洲授權透過公會本身的教育訓練課程及考試即取得的FIATA國際認證資格,八年來取得認證的同業凡245人,今年本會再度榮獲通過重新認證的殊榮。

2005年FIATA國際年會於九月11-15日在蘇俄莫斯科世界貿易中心(Moscow WCT) 召開,大會鑒於最近十年來全球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有了結構性的改變,對於國際貨物運輸的模式也早超越了各國既有的認知與規劃, FIATA不遺餘力地不斷提升從事國際複式運送及物流業者的共同機能與人員素質為職責,並以滿足當前繁複及前衛的市場需求為己任,故始終認為教育乃產業的基石。對於職業教育訓練計畫(Vocational Training Program),早在今年年初即致函各國及地區的公會及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前所未有地作了理論上、技術上與實質上依照大會前一年通過的主旨,按地方的現況修改或增列教育訓練的內容。本會教育小組接獲總會來函後隨即積極地召開多次的教育小組會議,並邀請國內的專家學者與業者共襄盛舉,分頭改寫既有的教育課程,內容並按聯盟的要求確立教育時程表,並將上課時數由原定的90小時增加為204小時以涵蓋整體國際貨物運輸的 (Total Transportation Solution)繁瑣環節及全程運送的(Door-to-Door Service)實質需求,期間並兩次前往新加坡觀摩學習新加坡貨代物流的教學觀念與技術。趕在FIATA秘書總處(Secretariat)年度再審核(Re-Validation of Training Programs)截止收件前依時送件候審(Interview)。

今年國際年會除了對已取的認證資格的國家及地區會員(National Association)作再審核的認證授權(Renew Certificates & Authorization)工作外,也一併初審新會員的教育訓練計畫內容,其中我會的二度再審與台灣物流協會的初審,同時獲得莫斯科大會的認證通過,可謂雙喜臨門。

此次由於個人對蘇聯解體之後的蘇俄陌生與隔閡產生好奇,又因為世界四大金磚(BRIC)的潛力與吸引產生憧憬,再加上多年未與會總想藉此了解學習與觀摩並對會員及產業提出一些個人的感觸及感想以分享讀者。

1. 莫斯科,一個陌生又讓人提心吊膽、有1200萬居民的大城市,給人的感覺是不夠明朗及開放,給人的印象是想大步向前卻掙不脫官僚的架構。地鐵四通八達聞名全球,地下活動比地上多許多,恰如其分的反應其社會的結構。蘇俄擁有傲世的豐富天然資源,卻掌控在少數的權貴之手。人民既要維護數百年宮廷榮耀的藝術、文化、建築、舞蹈、音樂等龐大的歷史遺產,還要忍受軍國主義冷戰黷武所遺留毫無民生工業的困頓生活。目前都市人平均收入約美金250-300之間,比胡志明稍高,比上海就低多了。這金磚四國(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的經濟發展,如果蘇俄政府無能去大刀闊斧,在短期內將政經分開而多關注一億五千萬人民的生活的話,蘇俄恐怕就要吊車尾了或落在金磚之外變成(BIC)了。蘇聯解體後十五個邦聯之間,由於新仇舊恨相互的對立及傾軋,蘇俄往往成為眾矢之的,也是民生經濟發展中沉重的負擔。

2. 許是經驗缺乏或是民性使然,此次舉辦FIATA的大型國際會議,莫斯科及其主辦單位顯得冷漠而紊亂。入境機場狹窄而延宕,既無標示亦無接機,旅館、餐飲、的士貴到不行,會場在世界貿易中心(WTC),灰色大建築除了大門門首懸有 "2005年FIATA年會"之字幕外,其餘一切從簡,既無彩色也無裝潢;倒是旅館及會場都有金屬探側門及不厭其煩的安檢,讓人既憂又怕。多數與會者數月前即預付了旅館房錢及機場接送交通費予主辦單位,卻遲至離境前一刻才付清,令人不解更不便。

3. 中國在此次大會中給予主辦單位極大的支持,一則是中國的經濟貿易發展突飛猛進,相對肯定了國際複式運送及其聯盟組織的認知與需求,二則上海將接手舉辦2006年的FIATA年會,來此取他山之石的經驗也有投桃報李的期盼,令人刮目。中國地大人多,儘管與會者來自各方面及各層次約66人,卻井然有序,在同一旗緻與協會(中國貨代協會)之下,不分彼此為維護整體榮譽及國際觀瞻展現了不凡的氣度。反觀台灣一共含本人共3人出席,卻代表兩個不同的公會與協會,令人不安也不解。

4. 這過去的十多年來,本業在全球如火如荼的整合(Integration)與併購(Merger)中,總怕自己公司國外的代理被吞併或改組,迫使會員公司莫不戰戰兢兢地面對瞬息變化可能帶來無妄或無辜的損失及競爭。歐美整合併購的熱潮,在於無限的市場競爭與版面擴大,基於社會結構的標準化與制度化,使整合併購變得輕易且快速,反而使得其他地區含亞洲社會結構的複雜化及差異化得以茍延喘息鮮為青睞....。但是這其中正顯現著過去筆者一再呼籲的貨代業(Freight Forwarder)及物流業(Logistics Provider)不可分的道理。環顧目前在全球執牛耳的公司,哪個不是積極地擴張兩種服務的整合發展,務使儘可能囊括掌控主要客戶由原料至成品的所有相關通路(Access),而將其他競爭者遠遠拋諸於後;這種趨勢已然在日本及其他亞洲、中東新興國家展開急起直追,也包含中國在內。反觀台灣,未知是業界遲鈍,政府無知或其他原因倒是反向操作,遠離國際趨勢及市場需求讓應該趨於完整的國際貨物整體運送服務系統硬生生分散、對立造成寧為雞頭不為牛後,各立山頭的私慾及私鬥,捨國家利益與產業健康發展於不顧,讓人扼腕及痛心。

5. 靜觀歐美業者的虎鬥,如德國郵局(含Danzas, DHL, Air Born等合併了上百家大中型的同行),年營業額超過15,000億台幣,其中貨代物流約佔1/3,荷蘭郵局(含TNT, Bleckmann, Wilson等也併購了無數同業),法國郵局,、利時郵局、瑞典郵局、美國郵局等等,都跨足國際貨代與物流,更提供了客戶小至郵件包裹大到機器整廠設備,無所不包也不用其極地形成全球貨物運輸供應鏈(Supply Chiang Management)的寡占局面,導致大者亟大,大或中大型或將消失。此其時倒不知中華郵政何如?近兩年來筆者驚覺全球貨代物流產業中,超大型及大型公司的整合與併購已然又在轉型,倒不再以擴大市場佔有率、降低成本及提升獲利為主要訴求;因為微利(Micro-Profit)再也無法滿足貪婪,凡此整合與併購卻著眼在如何拉抬股市的行情,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股市行情,這些產業的怪物(Industrial Monster)哪還有心情去為各別客戶提供更好的國際貨物運送物流服務?近日DHL正與英國Exel商討交換股份與股權,不正道盡兩大所亟謀的正是兩造在股市的股價行情?筆者以為,假以時日,3至5年這種唯利的做法將不容於客戶及相關產業所冀盼,而股市的金錢遊戲若無持續審慎的處裡,也將現實地呈現其與產業間的摩擦與分歧,終也會導致起伏不定的利空,甚至侵蝕本業終至崩盤。我們沒有本錢也不必幸災樂禍,但請業者堅持專業立場,秉持服務理念,擴大知識投資,廣結相關產業善緣,改善內在體質,加強外在結構....終會有否極而泰來的一天。

6. 筆者在1995-1997年被選為公會理事長迄今,幾乎無日不忘教育乃是拯救或樹立產業最基本的條件,忝為公會教育小組成員追隨小組,除了克盡已責參與會內及會外(如各大專院校)教學分享之外,也不忘呼籲提醒業界同儕先進及政府相關,對產業的管理與輔導,競爭與秩序都要兼顧。惡性競爭只能滿足少數人的慾望卻從根本上剷除了產業的生機。教育是使業者從認識產業的來由及去處到管理及發展、創新及改造,務使業者除了自律、律人之外還要相容、相輔,外在的競爭與打壓,已然使我們都招架乏力,能夠省?內部雷同產業的相煎也是造業與積德。並在此再度呼籲各相關公會及協會捐棄成見,視教育為百年的共同基業,共享資源,互通有無,相互教學,廣開視野.....;也懇請政府相關單位重視通路對百業的重要性也要虛心學習新興服務產業無限的商機,價值的評估不僅僅仰賴及呈現在可數(Countable)可見(Visible)的資產投資上,如今更重要的在不可數(Uncountable)及不可見(Invisible)的管理協調上去,如何善加利用既有資源及環境來創造新的機會,才是今後活存與發展之道..。

一趟莫斯科之旅,一期FIATA年會,為自己留下不少的感觸和莫名的憂心,莫斯科肯定會逐年進步;明年FIATA年會在上海召開,不用諱言,那將必然優越今年許多,倒是在台灣的同業與相關的產業與政府相關單位(交通、財政、經濟、教育)間,會有幾許的省思又有多少的長進,我只有默禱!

(涂鄂良-瑞可運通集團 董事長200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