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關業跨關區連線報關願景

 

中華貨物通關自動化協會

理 事 長      劉 陽 柳

                                          

             

一、 制度上效益

二、 對報關業效益

三、 對船公司效益

四、 對承攬業效益

五、 對貨櫃倉儲業效益

六、 對進出口廠商、物流中心、自由貿易港區事業效益

七、 對銀行效益

八、 對通關系統整合效益

九、 促進產官學交流效益

 

報關業跨關區連線報關願景

一、 制度上效益

1. 符合WTO及京都公約精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將可成為京都公約觀察員,整體的貿易通關作業,須落實貿易無疆界、貿易便捷化,朝跨國貿易連線與報關資訊合作,實施報關業跨關區連線申報,使台灣與國際貿易資訊接軌,符合WTO及京都公約精神,且可提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2. 法令鬆綁,促進經濟發展:報關業面對全球化市場變化迅速及跨國性的競爭,必須參與多角化經營、擴大國際化服務範圍,不再侷限於某一地區做報關,才有永續經營生存空間,推動跨關區連線報關,係提供報關業生存發展之一種方式,因此,報關業跨報關業關區連線報關有其必要性,對報關業之業務活動減少限制,使其創造更大且具宏觀之經濟效益。

二、 對報關業效益

1. 可達到「一處申報全國通關」之便利:消除地區之限制,使得報關業務在全國暢通無阻無遠弗屆,提供客戶更專業化、效率化、便捷化之全方位服務。

2. 減少設置辦公處所營運成本:允許報關人員兼辦跨關區報關業務,業者能充分運用人力,且不必於他關區分別設立分公司,節省人力及物力等成本。

3. 各關區報關業可採行策略聯盟整合,消除惡性競爭,邁向單一窗口,四關區整合型報關服務業,以服務、效率、合理收費吸引潛在國內外客戶源。

4. 進行異業(即報關、承攬、運輸、倉儲、物流、銀行、網路、資訊)聯盟整合,減少同質競爭,發揮團隊力量,提昇總體的競爭力並與世界接軌。

5. 進口稅費繳納證與國庫繳款書自行列印與EDI稅費支付系統交叉應用,節省人員往返銀行與海關人力及物力。

三、 對船公司效益

1. 推動契約車隊承運貨櫃轉運,可減少押運費繳納,降低營運成本。

2. 推動小提單電子化,透過多重電子簽章作業來促進承攬業、報關業、貨櫃倉儲業,進口貨物提領之貨物(櫃)出倉(站)作業減紙化與便捷化。

3. 推動電子統一發票、電子帳單加速金流與帳流處理。

 

四、 對承攬業效益

1. 報關業跨關區連線報關需投入資金、電腦設備、專業人才,承攬業想投入報關業經營須慎重評估風險。

2. 承攬業可透過全球服務優勢與報關、運輸、倉儲、物流進行異業聯盟,避開同質競爭,增加專業化附加價值。

 

五、對貨櫃倉儲效益

1. 貨櫃作業港邊化是潮流趨勢,現有的內陸集散站必需附設自主管理保稅倉庫,而且要二十四小時營運,提昇經營效率,且收費便利商店化。

2. 貨櫃集散站附設重整保稅倉庫加上「自主管理」,如運作得宜比「物流中心」更有競爭力。

3. 貨櫃倉儲業需與報關、承攬、運輸進行異業聯盟才有附加價值效益。

4. 要推行電子化,出口貨物自動進倉確認作業加速貨暢物流。

 

六、 對進出口廠商效益、物流中心、自由貿易港區事業效益

1. 就近委任報關人,節省往來聯繫時間,物流中心、自由貿易港區事業推行INTERNET BUSINESS減少郵寄文件費用,有利掌握商機。

2. 進口先放後稅「擔保額度」各關區共同使用,企業資金能靈活運用,紓解其資金壓力。

3. 透過異業通關聯盟整合做戶對戶快速、安全之全島配送與全球配送加值服務。

4. 國際性企業發展全球運籌管理之經營模式日趨普遍,報關業務以全部開國際標,包括在承攬或物流業內。報關業者不能在原地踏步,必須與時俱進,才能配合物流中心、自由貿易港區事業需求爭取商機。

 

七、 對銀行效益

1. 銀行可提供報關業或廠商進口「先放後稅」授信擔保創造信用與手續費手收入。

2. 透過「關貿網路」EDI稅費收付系統代收進口各項稅費,有手續費收入與次工作日匯款給公庫,有停留資金實績。

3. 透過「網路銀行」或「關貿網路」EDI 稅費收付系統,代收船公司、承攬業、貨櫃倉儲業應收各項費用,創造信用與存款。

 

八、 對通關系統整合效益

1. 通關網路、寬頻通信、軟體業者,必需整合,提供通關運籌系統租賃化、網路化創造多元商機。

2. 通關作業系統朝向共同開發降低成本,以服務、效率、合理收費爭取客源。

3. 提供模擬學習環境給技職體系,技專校院教學培訓人才與業務收入。

4. 提供商流、資訊流、物流、金流、帳流、人才流服務與學習平台。

 

九、 促進產官學交流效益

1. 推行貨物通關透明化、便捷化、效率化作業諮詢服務與學習機制。

2. 推行通關運籌系統網路化,租賃化減少使用者與學校購置及維護費用負擔。

3. 推行辦公室上班、在家上班、行動上班之觀念。

4. 推行產學交流合作服務機制窗口。

5. 推行產、官、學實務教學之交流服務。

6. 推行在校學習、在家學習、終身學習諮詢服務風氣。

7. 推行使用公共網路教學諮詢服務機制。